查看原文
其他

文科已死

王左中右 王左中右 2024-01-28


其实这篇文章写完挺久了。但一直犹豫要不要发。毕竟入市有风险,表达需谨慎。

熟悉我的老读者都知道,我写这个公号,一是为生计,二是为表达。

生计与表达的关系很有意思。从物质上说,是生计在养表达。没有生计,哪还有闲情表达。但从精神上说,是表达在养生计。这个养是心灵的养。没有表达,纯生计其实也挺贫瘠的。

所以犹豫来犹豫去,最终还是想表达下。

另一个犹豫是,《中文已死》那篇文火了后,争议挺大。当然有文章写得不全面的地方,但面对一些纠结于死没死透的评论,其实也挺心累。为了避免这次发出去之后再心累,我先声明一下。

文科也没死透。在一些真正的理想主义者那里,在一些头铁的、骨头硬的人那里,以及在一些不愁生计的人那里,文科还呼吸着。

但你要我给个论断,我依然还是会有些偏激地说一句:

文科大约的确已经死了。


文科首先死在标准模糊。

其实无论文科、理科,在所处的行业,都有自己的客户、领导,本质上都是服务业。

但都是服务业,理科干不了,可以说另请高明,因为知道有客观标准这个下限。对方总不至于让你在一平米的土地上建一个一万米高的房子。

但文科就不一样了。

文科你跟他说干不了一万米,对方会让你再想想办法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你要是让对方另请高明,他没准真能请到。因为你知道人这个东西没有下限。

你要跟他说,时间来不及,他会说时间就像乳沟,挤挤总会有。你一晚上不睡觉,这项目就还有得救。

你跟他说,这个要求不行,会影响传播,因为广告比例太大了。他不信,他觉得他的广告是最好看的广告;

你跟他说,这段话不行,说了没人信。他因为分不清前后鼻音,先是怒吼“什么,你说我没人性?”,你解释清楚是信不是性,他又说,你别管,说多了就有人信。

文科就这样被“克服一下”“努力一下”“占比多一些”“次数多一些”“我的规矩就是规矩”死死地压在身下,动弹不得。


文科也死在只有情绪价值上。

大家读书的时候都做过阅读理解,写过作文。

阅读理解是理解文章含义吗?

不是的。阅读理解是揣测判卷老师心思。

写作文要考虑的是文学性吗?

不是的。写作文要考虑的是老师喜好、大众情绪。

因为是文科,所以要文明。

真话要往软了说,让大家不抵触,因为真话难听,得照顾情绪。

假话要往虚了说,让假话证不了伪,因为假话害人,得保护自己。

是非对错重要吗,你和对象吵架非要分对错,那就是日子不想好好过。

工作中也是一样,对错真假不要紧,大伙都高兴了,才是最要紧的。

文科不是打打杀杀,文科是人情世故。

它活着的时候,可以指导一个人、一个社会前进。

它死了之后,只能站在门口,说您请进。


但归根到底,文科还是死在少数审美上。

陀思妥耶夫斯基说:“爱具体的人,而非爱抽象的人。”

而文科的服务属性其实应当与这句话相反:文科应服务全人类的意志,而不应该服务于少数审美。

文科应该怎样?搞经济的应该让钱流入需要的人手里,搞法律的应当让罪恶进入到笼子里,搞文化的要搞出百家争鸣,搞艺术的要做到百花齐放。

而这最需要的其实就是人人平等,尤其是不要让文科多数服从少数。

一旦文科能被少数审美定义,被无法反对的少数审美定义,无论他的身份是老板、上司还是甲方,最终的成果就都是先射完箭,再画靶子。

他们以为自己凌虐的是一个个只会说“收到”“好的”“OK”的应声虫。

其实他们是在杀死文科。

而正因为文科已死,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自嗨创意,越来越多的奇葩建筑,越来越多的不信任,越来越多的不期待,越来越多无所不用其极的网红,越来越多不分青红皂白的网暴。


文科已死,我知道这是一个“暴论”。

因为上面这些,都只是当下文科人之困境。

而我之所以会这么说,是因为在内心深处,我无比希望它回来。

如果说理科是让这个世界继续向前发展的,而文科,则是指导这个世界如何正确的继续向前发展的。

蒙眼狂奔看起来是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词语。

但大概率只有死地,而无后生。


最后说个事

公号算法变了,为防止看不到我的更新

大家可以加个星标

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卡片

再点右上角三个点

就能看到“设为星标”

算我跪下来求你们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文科已死

王左中右 王左中右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